繁体   简体  

聖經輔導運動簡史

轉載自﹕《教會》200703月號(總第04期),

  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070303.html

/林慈信

 

 

聖經輔導biblical counseling),又稱勸誡式輔導nouthetic counseling) ,是上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的一場福音派運動,不過,教會以聖經為準則與內容進行輔導由來已久。聖經對自己的宣稱是﹕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這正是聖經輔導的定義與步驟﹕教導神是誰,祂要求人如何生活;督責,指出人的需要和其根源;帶領人歸回正道,使人在聖靈的感動下來到十字架面前悔改,立志跟隨主;教導人透過學習神的話,效法祂公義與聖潔的性情,效法主耶穌基督的樣式。 

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加爾文等改教領袖都致力于講解聖經,應用聖經,透過解經講道喂養主的教會。十六、十七世紀加爾文的學生在英國宣講十字架與悔改的道理,又建立合乎聖經的治會制度,教會史稱之為清教徒運動Puritanism)。清教徒牧師系統的解經講道,又花很多時間精力牧養會眾,培育他們的靈性。他們仔細研究撒但如何攻擊信徒的心靈,一個神所喜悅的心靈應有哪些品質,成聖的過程必須的因素,可能遇見的障礙,神如何供應我們成聖方面的需要,等等。 

用神的話來勸勉人,就是做聖經輔導。在清教徒的時期(1555-1710),教會的牧師、傳道、長老和執事們都喜愛用聖經真理,用神的話語來勸勉信徒,建立信仰,勝過魔鬼的詭計,克服罪惡,強化信心,安慰憂傷者。他們非常注重心靈的醫治cure of souls),其中理查德·巴克斯[1]特集曆代清教徒智慧之大成,撰寫出《基督徒指南》(Christian Directory)一書,是好幾代聖經輔導理論與經驗的精華。該書目前還在出版。而在對兒童靈命的指導方面,最著名的就是本仁·約翰的《天路曆程》(Pilgrim’s Progress)。 

不幸地,康德之後的歐洲哲學和思想界形成了一個新的共識,就是人不可能透過思想(哲學)或經曆(科學)認識神,認識真理。十九世紀的哲學既然放棄了人具體找到真理的可能,唯物論、無神論、自然主義、懷疑聖經的文學曆史批判等就應運而生。這對于基督教神學的人觀——人是誰,人基本的問題是什麼——帶來深遠的影響。以弗洛伊德和卡爾·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等人為代表的世俗心理學也興起,其基本觀點與聖經的人觀、罪觀和救贖觀大相徑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教會大量地接受了世俗心理學的理論(這裏不談心理輔導的技巧,科學研究等),開始從非聖經的角度看待人;世俗心理學的書籍湧進教會,包括福音派教會中。 

在這大潮流中,亞當斯(Jay E. Adams)為了預備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輔導課程,對聖經關于輔導的真理作了整理,又與當時市面上的輔導理論對照,開始重新整理福音派的輔導理論。1970年,亞當斯的著作Competent to Counsel面世,書名來自羅馬書15[2]。保羅說信徒們有良善,都能彼此勸戒。中文譯本《成功的輔導》1978年出版,由陳若愚牧師翻譯;後來又由中華展望再版,改名為《聖靈的勸戒》。亞當斯稱聖經輔導為nouthetic,這字來自新約的勸戒一詞,意思是面責的勸導 (confrontation)。有人誤會,以為聖經輔導都是責備,沒有愛心,且不顧及人身體上的因素,不細聽人的傾訴等等。其實面責並不排除愛心、聆聽、同情心和顧及人身體上的需要! 

亞當斯博士一生努力建立聖經輔導學的理論基礎;雖然受到不少的攻擊,可是來自不同宗派的牧師,信徒們仍紛紛響應,他的學生們到處建立聖經輔導中心。其中有費城的基督教輔導和教育中心(Christian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www.ccef.org),輔導學者們在其中深入研究,如何向人的心 (heart/motive)說話,分析人心中的動機,以及基督改變人心以致改變人生活的模式與方法。至今,聖經輔導學已經成為一個多宗派,超宗派的運動。 

不同的聖經輔導材料與訓練中心的重點稍微有些不同,有的比較多用聖經經句,有的多查《羅馬書》等關于對付罪的經文,等等。他們共通點乃是﹕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聖經對改變人的生命是絕對完備(sufficient)的。聖經的完備性(the sufficiency of Scripture)乃是聖經輔導運動的最基本原則,也是所有聖經輔導機構的共同信念。 

人是誰?人基本的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人的問題?關于這三個問題,聖經與世俗心理學提供的答案可謂天淵之別。接受哪一種答案,這是基督徒必要做出的選擇,也顯出我們的信仰根基何在。有鑒于此,聖經輔導學運動同時是一場護教神學 apologetics)運動。

 

 

[1] 見本期《教會開展個體性牧養工作的意義》一文作者介紹,61頁。

[2] Williams New Testament (1937):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bout you, my brothers, I am convinced that you especially are abounding in the highest goodness, richly supplied with perfect knowledge and competent to counselone another. (Rom 15:14)

 

 

 

 

 

 

回「介紹聖經輔導」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