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怎樣克服恐懼?

亞當斯(JayAdams)

(刊登於《中信》2000年十二月,p.20-25 

當然,我並不是教你天不怕地不怕,跑到懸崖邊沿,或者把手伸進獅子籠裡。懼怕本是好的,是上帝賜人的自衛本能。因為懂得怕,我們才可避免不必要的危難,才不致未及天壽而夭折。我要說的是不正常的恐懼,例如神經兮兮地不停換工作,不停搬家,或者剛相反,寸步不敢出門,甚至最後住進精神病院,白白毀掉一生。這些懼怕,才是我們要懼怕的。

也許你說:「我知道,你要說上帝明白我的處境,但祂能幫助我嗎?如果能,叫我做甚麼都願意。」不過,你要先改變你的思想。不要以為你能「做什麼」來克服心裡恐懼。其實,就是因為你不能「做什麼」,所以你雖然神經質地不停換工作,不停搬家,仍無濟於事。

我再說得明白一點,解決問題的方案是在聽從上帝的話。所以假如你不聽從上帝的話,只聽從你心裡恐懼的呼喚,不停換工作,不停搬家等等,非但不能解決你心裡的恐慌,而且還會每況愈下,越來越怕,越來越神經質。正確的心態是:不論處境如何,都願意遵行上帝的話。

因此,第一步你當做的,是依照主耶穌的指示:不要憂慮,先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然後,主耶穌說,「這些東西都會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33

要是你不信,不聽從,硬要自己操心,怕這怕那,你不但什麼都得不著,並且你的一生要為懼怕操控擺弄。不知你可察覺,你已用了不少方法,卻仍不能克服心裡的恐懼?你知道嗎?實際上你人生的最大的失策不是別的,而是你離開了上帝,沒有歸向祂。因為只有上帝能除去你心裡的恐懼。要是你抗拒那唯一能幫助你的上帝,不肯信耶穌,你豈不是愚蠢之至嗎?

當然,信耶穌不是為了要克服恐懼。信耶穌更大更重要的福氣,是做上帝的兒女和成為天國的子民。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世人都有罪--我們說人都有錯。在上帝眼中,我們都是罪人。天國公民的資格是「義人」,我們都夠不上資格。但上帝愛世人,祂為我們預備了救恩,叫我們只要來到耶穌面前,坦白承認自己的罪,願意悔改,認耶穌基督為主,求祂赦免拯救,願意一生跟從祂,祂就接納我們做上帝的兒女和天國子民。耶穌基督是上帝成為人,降卑到世上來,為我們背負罪孽,接受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以復活證明祂有權柄勝過死亡,有權能統治一切--包括恐懼。當你從心裡切實相信耶穌,接受祂,認罪,求祂赦免,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祂就以寶血塗抹你的罪,賜你復活的新生命,使你體會心裡的平安和喜樂。

也許有讀者會想:「恐怕沒那麼容易吧?我信了耶穌,不還是有很多恐懼嗎?看來信耶穌與克服心理恐懼無關。」

我倒不是說信了耶穌後,就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不過,信耶穌確實是人生首要的大事。承認耶穌基督是主後,緊接著的就是要立志遵著上帝的吩咐辦事、做人,並以此作為你人生最大的目的。就是說,以後無論上帝叫你做什麼,你都不推辭--而非為了害怕而這樣那樣。有了正確的方向,你才有解決心中恐懼的基礎。

且舉一個例子,假如你信耶穌後,決意一生遵行上帝的吩咐,那你該怎麼樣?答案最簡單直接不過,就是以後無論上帝吩咐你做什麼,你都照著去做--即使心裡怕得要死。

現在,我引申到生活上去。我們每個人對上帝,對人,例如你對丈夫,對妻兒,對社會、教會...,都有許多應盡未盡的職責。這些職責,本是你當盡的,但是因為心中某些莫名的恐懼,你沒履行責任。我想先請你把心中的恐懼和應盡未盡的本份逐條寫下。

(例如不敢作見證,不敢服侍,不敢關心人,不敢履行為妻為父的責任...。)

恐懼表現的形式很多,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只要是不符合上帝的教導,便是缺陷,便是罪。恐懼就像別的情緒,只要錯用--用得不合上帝的旨意,便是罪,便須連根拔除。因此,你要做的,是先了解自己的心理,到底你怕些什麼,致令你不能愛上帝和愛人,不能盡上自己當盡的責任呢?

其次,你必須明白,對你這種因恐懼而導致責任上的疏忽,上帝早已賜下良藥,那就是愛。「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壹書四)愛的力量甚強甚堅,比懼怕更強大。愛能除去恐懼。

我舉個例,一個太太平生最怕老鼠,但為保護幼兒,她可能變得勇敢非常,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和猛獸拼命。又例如一個小兵,平常膽怯內向,但為搶救同袍,他便出入槍林彈雨之中。愛能驅走恐懼。聖經說:「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一7)你若依照上帝的旨意去愛上帝、愛人,你便不致被恐懼弄得昏頭轉向。反之,因為你心裡有愛,你就有大而無畏的精神。這正是為什麼殉道者勇敢面對死亡的原因。

以下我將愛和恐懼作一個比較:

愛問:「我能為他做點什麼?」恐懼問:「他怎樣待我?怎麼反應?」

愛「不計算人的惡」,恐懼卻著眼於「人的惡」。

愛是「凡事相信」,恐懼則「極度猜疑」。

愛使人忙於肩負當前的責任,而不再有餘暇為明天憂慮,恐懼則相反,叫人天天為明天憂慮,以致擱下眼前的本份不幹。

愛產生愛。一個人盡上責任後,會心感暢快,心安理得,有滿足感,有成就感,由是更樂於助人,更熱誠工作。恐懼完全相反,它叫人害怕,不做這事,不做那事,但愈怕,就愈害怕,而且疏忽責任之後,便更怕,更無所適從。

有一名言是這樣:「畏上帝者一無所畏」。有趣的是,在聖經裡,「敬畏上帝」和「愛上帝」二詞,幾可互用。敬畏上帝的人,遵行上帝的話,漸漸他便會愛上帝,也體會上帝愛他。「愛」是除去恐懼的法寶。一個愛上帝、愛人的人,無所懼怕。上帝的愛就是世間最大的愛。我們若領受上帝的愛,用祂的愛,愛祂愛人,心中便坦蕩無畏。

「恐怕不是這麼簡單吧?我每次立定心意要做什麼,還不是因為害怕而不敢做?」膽怯的人會這麼說。

讓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恐懼並不是一隻外來的怪獸。它其實是來自你的內心。不是外面有什麼人事物叫你怕得要死。恐懼像「愛」的感覺一樣,發自你的內心。因此,責任是在你的身上。上帝叫我們愛祂、愛鄰舍、愛仇敵,又叫我們不要怕。顯然上帝所說的「愛」,不是感覺而已。因此上帝說的「不要怕」,也不只是感覺。「愛」是行動,「不要怕」也是行動。「不怕」就是要勇敢,做你當做的事。

「可是我什麼方法都試過了,沒有效。我不管恐懼怎麼形成,我只知道我怕得很,無法做我應當做的事。你有何良法不妨指點指點。」

那就讓我指點指點。你「無法」盡責任,其實不是你不能盡責,而是你「怕」--你怕自己不勝任,怕失敗。很多人說:「恐怕我不能這樣那樣。」他們說得對極了,就是因為他們「怕」,所以才「不能」做這事那事。換言之,他們不停地在自己嚇自己,嚇得自己魂飛魄散,什麼都不敢做。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以後別說「怕」,要戒掉這句話。要改說:「為了愛,我就這樣那樣做。」當你改變你的話,順道改變了你的思想和人生焦點,以愛取代恐懼,你便能因為愛變得勇敢,甚至敢「冒險犯難」,盡你當盡的本份。

「但我還是很怕。」

我們追本溯源,調查一下問題的癥結所在。你所以怕得要死,其實因為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懼怕上。你害怕,就不斷叫自己別怕。如此反來復去,你整個人生都圍繞著恐懼不停兜轉。就像一個人老在擔心自己擔心。你應當節省時間精力,集中精神,思想上帝要你做什麼事,然後身體力行。過去你自以為頗有遠見,總預先想到:「我這樣做會引來什麼後果?別人會怎麼想我?」現在你也同樣可以放眼遠看,不過這回當想的是:「我這樣做能叫上帝喜悅嗎?」

恐懼的形成,也許因為過去曾有某事讓你深感受傷。你對這事現在還深懷恐懼。你害怕歷史重演,害怕再受傷害。因此遇見類似情景,便回想過去,於是怕得要死,設法走避。解決你這心結的唯一方法也是愛。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別人的益處。你害怕並不能解決問題。硬叫自己不怕,也於事無補。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愛。你需要虔誠的對天父說:「天父,我沒有辦法了。我不管怕與不怕,我什麼都交給你了。」正如主耶穌的門徒彼得說的:「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得前書五7)當你把一切交給主耶穌後,集中精力去想、去計劃上帝要你做的事。將你的心思全用在怎樣服侍上帝、服務人群身上。

當你心裡膽怯時,不要以此為怪。這種情形會常有的。你要做的,是立刻改變思想,集中精力想正面的事。照著聖經所說:「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立比書四89)你不妨給自己開導開導:「即令歷史重演,那又如何?即令我再被傷害一次,那又如何?我還不是仍舊活下去嗎?」假如你能這麼想,你已經有希望了。

最後,倘若你的問題仍沒好轉,反變本加厲,你當去看醫生,或找一位基督徒的輔導員幫助。

 

(本文摘譯自聖經輔導員JayAdams的單張《WhatDoYouDoWhenFearOvercomesYou?》經許可翻譯。)

 

 

 

分享於﹕https://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232562570268919

 

 

回「控制情緒」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