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智慧的選擇 -- 聖經輔導

李台鶯、林慈信、張逸萍、鍾昇華

(刊登於《校園》2006年一至二月,p. 59-63 、《傳》2006年七至八月,p. 34-38、《傳書》2006年十月。) 

 

 

甲﹕「什麼!有些基督徒不贊成心理輔導的嗎?難道信了耶穌,人生就沒有問題?」 

乙﹕「不使用心理輔導,可以使用聖經輔導。」 

甲﹕「這更叫我困惑不解,聖經講神學,心理學才講輔導,怎麼可能使用聖經去輔導人?」

這是很多人的誤解,他們認為上天堂需要靠耶穌,但是每天生活的問題,耶穌不管、聖經不提,所以只能向心理學家請教。可是真的嗎? 

 

淵源久遠 

聖經輔導始於1970年代,但是用聖經作輔導的準則與內容,並不是新事。聖經宣稱﹕「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這正是聖經輔導的定義與步驟﹕教導神是誰,祂要求人如何生活;督責,指出人的需要和其根源;帶領人歸回正道上,使人在聖靈的感動下到十字架面前悔改,立志跟隨主;教導人透過學習神的話,效法祂公義與聖潔的性情,效法主耶穌基督的樣式。 

其實,教會二千年來都在使用聖經輔導。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加爾文等改教領袖都致力於講解聖經,應用聖經。清教徒教會領袖們都喜愛用聖經真理以勸勉信徒,建立信仰,克服罪惡,安慰憂傷者。因此,所謂「聖經輔導」,就是用神的話來勸勉人。 

不幸,約在百年前,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學敵對宗教信仰,認為宗教是心理問題成因之一,人的本性只不過由慾望支配。繼有羅傑斯(Carl Rogers,對福音派輔導影響尤深)等人,否定人有靈魂,認為人的自我 (self) 只是經歷的組合,生命只為追求人的自主自由 (autonomy)。雖然現代心理學和聖經大相徑庭,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基督教大開門戶,接受世俗心理學,其思想和書籍湧進教會,包括福音派的教會。 

在這大潮流中,亞當斯 (Jay Adams)整理聖經關於輔導的真理,奠定了福音派的輔導理論基礎。1970年,他的《Competent to Counsel》 面世,[i]可算是聖經輔導運動的開始。亞當斯雖然受到不少的攻擊,可是來自不同宗派的牧師和信徒們,紛紛響應,他的學生們到處建立聖經輔導中心。 

今天不同的聖經輔導材料與訓練中心的重點稍微有些不同,可是他們都同意﹕聖經是神的話,不單是信仰的權威,對改變人的生命亦是絕對完備,所以聖經的完備性(Sufficiency of Scripture)乃是聖經輔導運動的最基本原則,也是所有聖經輔導中心的共同信念。 

 

繼續發展 

如果你只聽過亞當斯一個名字,你不算認識聖經輔導,因為三十年來聖經輔導在模式、訓練工作、和出版都繼續萌芽茁壯。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聖經輔導運動影響著北美、北歐、南非、南韓等地教會。 

亞當斯相信人由肉體和靈魂造成。未信主的人因為肉體和靈魂均為敗壞,所以犯罪是自然的事。輔導非信徒的首要目標便是幫助他認識神,這樣他才有神的能力改變生命。但為何基督徒還會犯罪呢?亞當斯解釋是因為罪的習慣仍存留在肉體中。因此亞當斯強調自律,以消除惡習,達成『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弗四22—24)[ii] 

亞當斯的學生在八十年代把他的模式深入化,可稱之為第二代的聖經輔導。著名的領袖有鮑力生 (Powlison),魏愛德(Welch) 等學者。他們比較強調要與當事人建立關係,體會當事人的情感,並且針對當事人的內心動機進行輔導。外在環境雖然帶來誘惑和試探,但如何反應則完全出自這人的內心動機。譬如掃羅違背神的命令,沒有滅盡亞瑪力王和他的一切 (撒上十五1-9),真正的原因乃是因為他懼怕人,所以妥協  (撒上十五24)。 聖經輔導的目標便是幫助當事人找出和除去這些藏在心中的不敬虔動機 ,改以討神喜悅的動機去面對和處理困境。 

亞當斯時代的培訓工作主要是透過在美國兩岸的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神學院,及他後來與畢拿(Bettler) 創立的『基督教輔導及教育基金會』(Christian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簡稱CCEF)。但目前提供聖經輔導培訓的神學院和機構甚多,而且訓練形式也多元化,有短期班,學位制和遙距式的。例如在美國提供學位課程的神學院包括Indiana州的三一神學院、主人神學院,還有幾間浸信會神學院等等。聖經輔導繼續發展,新一代的領袖和著作如雨後春荀,CCEF所出版的《聖經輔導專業雜誌》(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和一系列小冊子,[iii] 甚受歡迎。 

聖經輔導亦已經在華人教會展開。紐約李台鶯博士的「真生命輔導傳道會」是咱們第一間聖經輔導中心。開設學位課程的神學院有台灣的改革宗神學院,高雄聖光神學院亦從心理輔導改為聖經輔導。此外,北美林慈信博士的中華展望,海外神學院、國際福音佈道神學院、和二十一世紀歸正學院都開設聖經輔導課程。至於出版方面,中華展望、生命出版社、真生命輔導傳道會,亦正積極翻譯和出版與聖經輔導有關的中文書籍,期望成為華人教會的祝福。 

甲﹕「聽說亞當斯認為什麼都是罪,那是太武斷了!」 

乙﹕「這是謠言!亞當斯曾經嘗試闢謠﹕「人家不斷地說,我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是人自己的罪所帶來的,但是我在第一本書《Competent to Counsel》已經講清楚,我沒有這樣的意思,我甚至引用約伯和生來是瞎眼的人(約九)為例說明。在我其他的書中,我也一再重複這點,但是都沒有用,人家還是這樣講。」[iv] 聖經輔導員都明白,身體生理機能是精神病的原因之一。[v] 他們採用一本《Medical Desk Reference》,[vi]以分辨生理和非生理的毛病。」 

甲﹕「我聽說聖經輔導員都好兇,沒有愛心!」 

乙﹕「又是誤會!亞當斯稱聖經輔導為 nouthetic,這字來自新約聖經的『勸戒』一詞,意思是當面的勸導 (confrontation),所以有人誤會,以為聖經輔導都很兇。其實勸戒並不排除愛心,聆聽,同情心,和顧及人身體上的需要!他們不會把人的問題推到『不健全家庭』和『自信不足』頭上,那倒是真的,但是他們絕不兇。」 

現在請來看下面兩個真實的個案(名字都是化名),看看聖經輔導員怎樣憑聖經原則、以慈愛同情的態度幫助當事人﹕ 

 

案例一 

美珍與克強結婚多年,育有四個女兒,他們都是基督徒,經常參加聚會,美珍幫忙教兒童主日學,克強亦熱心幫助會友。四年前教會裏有個初信主姊妹江紅,丈夫車禍去世,克強去幫忙處理喪禮,常與該姊妹在一起,到半夜三點才回家。夫妻常常為此起爭吵。有一天美珍發現克強口袋裏有尼加拉瓜瀑布旅館的住房三天兩夜收據,回憶起那個週末江紅未到教會,懷疑克強與江紅出遊,但克強辯稱出差,事後美珍知道克強沒有出差,夫妻更是吵翻了天。半年後美珍受不了克強常常待在江紅家到三更半夜,要求教會牧師出面。克強堅持自己沒有任何不軌,怒氣沖沖指責牧師誣告,亦把美珍痛罵一頓。自此克強比較少參加聚會,但仍有去做禮拜,而且常常藉口加班,不在家吃晚飯,有時甚至凌晨三、四點才回來。這種情形持續有三年之久。 

美珍常向教會中兩三姊妹訴苦,她們都勸她要溫柔對待克強,要把小孩子帶好,把家庭打掃乾乾淨淨,讓丈夫喜歡待在家裏。另一方面多仰望上帝、讀經、禱告。 

美珍最後去見聖經輔導員,他們秉持聖經諮商最高原則與目標,把當事人帶到耶穌基督面前,因此他們讓美珍看見婚姻問題顯示她個人與神的關係。他們鼓勵她先自己站立得穩,再來解決其他問題。美珍同意花三個月先來使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不受丈夫的影響,讓耶穌基督的福音大能運行在其思想情感意志上。三個月後她逐漸有了笑容。接下來他們向美珍發出一個更深的問題﹕「妳現在活著是為什麼?」原來她是為丈夫和孩子而活。他們讓她思考人活著最高目的是榮耀神,並以神為樂,又問她如何在婚姻中達到這個目的?最後,他們問﹕假設神不讓她的丈夫立即回轉,她是否仍然願意榮耀神、以神為樂?美珍思考了一下,堅定的回答說﹕願意。 

感謝神,在不到半年內,美珍已經在基督裏站穩,學到區分那些是自己的責任,那些是她所關心但並非責任,她在禱告中交托給神。她也開始去社區大學上英文課,在教會裏忠心服事,也真正能從心裏饒恕丈夫及江紅。直到今天她的丈夫仍未回頭,但她越來越能以神的聖愛來為丈夫禱告、並為丈夫做每一件事。 

 

案例二 

『焦慮』是今天的流行「病」,因為面對工作或學業的競爭,再加上家庭或經濟等壓力,許多人都患上焦慮症。國明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國明尋求輔導時,己經看過不少醫師,但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顯著。聖經輔導的第一步是透過耐心聆聽和詢問,深入了解國明的情況,並給予同情和鼓勵。當輔導關係建立後,輔導員會嘗試了解國明的生理情形,閱讀醫師的檢查報告,甚至諮詢他的醫師,去肯定國明的焦慮不是純生理現象。然後輔導員會仔細分析國明過去和現在面對的壓力、情緒反應、思維、和處理方法。 

國明是食物衛生局一名主管,因為負責檢控非法違例的餐館,經常被恐嚇。偏偏上司要有良好表現,所以對國明的部門特別注視,使員工壓力甚大。國明本想調職,但家庭的經濟需要使他進退兩難。國明經常失眠,每天依賴大量咖啡提神,性情也日漸暴燥,經常責罵妻兒,又因埋怨神以至聚會不穩定,更遑論參與事奉。因為焦慮,處事疏忽大意,結果惡性循環。在這些情形下,一般的心理輔導方法是理性情緒療法,並結合教導國明如何鬆弛和圓滑的待人接物技巧。 

可惜這些辦法是治標不治本,也對國明的靈命無助,而聖經輔導相信最重要的是幫助國明認識自己的動機。換言之,是什麼因素可促使國明面對工作困境時產生敬虔和健康的情緒、思維和行為反應。聖經在這方面有很多教導。國明需要知道懼怕人只是自陷網羅(箴廿九25),生命中靈魂比身體更重要,他不需要害怕那些只殺身體而不能殺靈魂的人(太十28),同時國明要明白神對他的愛(路十五11-32)。因著天父的愛,國明可以相信神的應許,依賴神的能力而向神呼求,為違例的餐館老板和他的上司禱告。當國明開始用感謝的心把一切工作困境和需要告訴神時,他真的感到從神來的平安,情緒逐漸平靜,能夠用溫柔和耐性與上司溝通。結果上司開始明白他的工作處境而給予體諒,最後還晉升了國明的職位。 

 

智慧選擇 

甲﹕「我想起來了,基督徒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神就是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從祂而來,所以心理學也是從神來的。」 

乙﹕「真理的一般定義就是一些真實的道理(譬如1+1=2),但是,是否所有真的道理都是從神來?試想,蛇曾經對夏娃說﹕『你們喫的日子眼晴就明亮了』(創三5)這句話是真的,因為『他們二人的眼晴就明亮了』(創三7),這個真理是從神來的嗎?其次,我們要問,心理學裡面有多少真理?如果心理學是真理的話,為什麼它會隨著時代和專家而變遷呢?那一派的心理學才是真理?」 

甲﹕「他們還說,聖經是神的特別啟示,心理學是神的普通啟示。所以如果我們在聖經外加上心理學,我們就得著上帝所有的啟示。」 

乙﹕「普通啟示不是這個意思,應該是﹕『人類從創造中得見神的存在、性格、道德律,叫做一般啟示』[vii],就是說人從自然界可見神的永能和神性,叫他們對神的存在無可推諉(羅一19-20),不是所有人類的知識都是普通啟示。如果心理學是上帝的普通啟示,心理學家中怎麼會有這樣多的無神論者,甚至行邪術的人?所以現代心理學絕對不是普通啟示。」 

甲﹕「無論如何,基督徒必須相信科學,否則是反智、不榮耀神。」 

乙﹕「首先,科學不等於真理。但是,讓我們來問﹕心理學是科學嗎?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舉行了一次研究。這次的研究動員了八十位著名的學者,同來衡量心理學的事實、理論和方法。他們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想,心理學很明顯並不是一門連貫的科學。』[viii] 事實上,我常見世俗書藉質疑心理學,批評它是偽科學的。」 

甲﹕「幫助了很多人嘛,何必挑剔?」 

乙﹕「心理學的效用正是它現在大受抨擊的原因之一。研究和量度心理治療效用是相當新的一個題目,但是已經開始有很多言論表示它的效用甚微。《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報導了最近一個研究,研究指出不同治療學派的成 績無大分別,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輔導能否有效,不在治療理論,卻在於(1)當事人是否自動自發願意改變,這是最重要的一點;(2)輔導員的人際關係品質,譬如他是否和譪、真誠、樂於助人等;(3)對話本身具有治療能力。[ix] 如果這就是輔導成功的原因,為什麼我們不用聖經輔導?」 

            甲﹕「我還有一個問題,聽說,如果將聖經和心理學結合(integration),就可以化腐杇為神奇。不是嗎?」 

乙﹕「你知道結合運動現在怎樣嗎?從前被帶到港台推動心理學,也是代表了結合運動的高聯思(Gary Collins)在幾年前表示﹕近年的結合工作已經緩慢下來,很多本來努力於結合工作的基督徒心理學家都改變了工作的重點,我們發現無論是神學家們或者是屬世的心理學家們,都對結合運動沒有興趣,所以我們很失望,今天我們仍然談論『結合』,但是這個名詞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它被用為『吸引學生的花招』,不是『真正的學術成就,或者實際的方法』。[x] 

此外,現代心理學和新紀元運動已經界線難分。張逸萍的論文研究指出﹕邪靈藉著新紀元交鬼者所發表的教導,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學中找到,過半數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學中找到,邪靈不單教導玄學,也教導很多流行心理學。可見結合聖經和心理學不是明智之舉。」 

甲﹕「這樣說來,聖經輔導才是智慧的選擇。」 


 

[i]中文譯本《成功的輔導》由陳若愚牧師翻譯,1978年出版;後來又由中華展望再版,書名改為《聖靈的勸戒》。[ii] Welch, E. (2002). How theology shapes ministry: Jay Adams’s view of the flesh and an alternative. The 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 20(3), 16-25.[iii] 此系列已經翻譯為中文,由真生命輔導傳道會出版,編印中。[iv] Jay Adams, How to Help People Change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86), p. 33.[v] Jay Adams, Competent to Counsel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70), p. xvi.[vi] Robert Smith, The Christian Counselor's Medical Desk Reference (Timeless Texts).[vii] 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1994), p. 122.[viii] 引自﹕安克伯、韋爾登合著,逸萍譯,自尊、心理學與康復運動的真相(香港﹕天道書樓,1998),p.17-18[ix] Michael Lambert and Allen Bergins,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in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 4th ed., Bergin & Garfield, ed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4), 引述自﹕鮑謹,心理學不合聖經(台北﹕天恩),p. 62-67[x] Collins, “An Integration View,” in 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eds. Eric Johnson & Stanton Jone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p. 105.

 

           

 

回主頁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Tai-Ying Lee, Sam Ling, Lois Chan, Walter Chung